發布時間:2023-06-22 08:09:25 人氣:0 來源:ahtgxs
傳遞家庭溫情、守護個體生命、追念歷史先賢、激揚民族精神。讓我們在名家的美文中,感受端午節的風情與味道。
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,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,把船向前劃去。
坐在船頭上,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,手上拿兩支小令旗,左右揮動,指揮船只的進退。
擂鼓打鑼的,多坐在船只的中部,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,為劃槳水手調理下槳節拍。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,故每當兩船競賽到激烈時,鼓聲如雷鳴,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,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。
——沈從文《端午日》
沿街賣的“粽子”,包得又小又俏,有加棗的,有不加棗的,擺在盤子里齊整可愛。今日何日?
我家老媽子曰:“今天是五月節,大門上應該插一些艾草菖蒲,點綴點綴?!蔽壹依咸唬骸敖裉焓嵌宋绻?,應該把鐘馗捉鬼圖,懸在壁上,孩子臉上抹些雄黃酒,辟邪辟邪?!?/p>
我的小孩子獨曰:“今天不知是哪一天,就說應該吃粽子!”我參考眾意,覺得今天叫做“粽子節”比較的親切些。
——梁實秋《雅舍談吃》
父親那時愛跟我們講端午節的來歷,講屈原,講他投水的那條汨羅江,講人們包了粽子投到水里是為了喂魚,魚吃了粽子,就不會吃屈原了。
我那時一根筋,心想你們憑什么認為魚吃了粽子后就不會去吃人肉?我們一頓不是至少也得吃兩道菜嗎!
吃粽子跟吃點心是一樣的,完全可以拿著它們到門外去吃。門楣上插著拴著紅葫蘆的柳枝和艾蒿,一紅一綠的,看上去分外明麗,站在那兒吃粽子真的是無限風光。
我那時對屈原的詩一無所知,但我想他一定是個了不起的詩人,因為世上的詩人很多,只有他才會給我們帶來節日。
——遲子建《故鄉的吃食》
我的母親,忙于“打蚊煙”和捉蜘蛛:向藥店買一大包蒼術白芷來,放在火爐里,教它發出香氣,拿到每間房屋里去熏。
同時,買許多雞蛋來,在每個的頂上敲一個小洞,放進一只蜘蛛去,用紙把洞封好,把蛋放在打蚊煙的火爐里煨。煨熟了,打開蛋來,取去蜘蛛的尸體,把蛋給孩子們吃。
到了正午,又把一包雄黃放在一大碗紹興酒里,調勻了,叫祁官拿到每間屋的角落里去,用口來噴。噴剩的濃雄黃,用指蘸了,在每一扇門上寫王字;又用指撈一點來塞在每一個孩子肚臍眼里。
據說是消毒藥的儲蓄;日后如有人被蜈蚣毒蛇等咬了,可向門上去撈取一點端午日午時所制的良藥來,敷上患處,即可消毒止痛。
——豐子愷《端陽憶舊》